项目背景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为第一。由于肺癌个体化差异多样且复杂,因此,要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尤其需要精准诊断和干预技术。目前,随着基因测序的技术发展,在肺癌的分子分型上日趋精准和细化。但是,在肺癌的功能影像领域却相对缺乏新的精准技术。PET/CT作为一种功能影像的先进诊疗设备,虽然其在肺癌中的应用日益得到推广,但是仍存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来源于功能影像的核心成分:核素探针。
项目组负责人
何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生物有机及有机化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斯图加特智能体系研究所博士后,德国明斯特大学纳米技术中心项目专家。曾完成德国科学基金项目(平行链DNA),参与欧盟第七框架项目(抗病毒核苷类似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发表SCI论文43篇,总IF=115.7,包括学科顶尖杂志:Nat.Commun, ACS Nano, Chem.Commun., Chem. Eur. J, J. Med. Chem., Org. Biomol. Chem., Tetrahedron,CrystEngComm 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11项;申请PCT国际专利5项,申请并已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
项目预期价值
该项目将提供目前肺癌影像分子诊断领域尚未出现的新型核素探针及其前体试剂,为肺癌的精准诊治在功能影像分子诊断方面提供了新的选择。建立了针对肺癌从临床靶标发现到最终产品成型的完整技术链条,同时扩大了目前PET/CT的探针种类和前体试剂,极大的提高了功能影像分子诊断的市场规模。